十面碑(燕山勒功碑)

ongwu 发布于 2024-07-18 阅读(35)

在北京的东北和西北,东西横亘着一座山岭层叠、峰峦林立的燕山山脉。是古代北京的天然屏障。明朝初年把鞑靼贵族统治者推翻之后,朱元璋即派了徐达等来修筑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等处的城关,征兵驻守。

还封了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为燕王,驻守北京。公元1403年朱棣称帝以后又把明王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天子亲临前[百家号vnmp.cn]线,镇守疆土,防止鞑靼贵族的骚扰,北京的防务更为重要了。
于是大修长城,尤其是首都北面从居庸关到山海关这一段一千多里的长城修筑得特别坚固。西北的居庸关、东北的古北口成了明王前首都的两个重要门户。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明朝的政治家张居正为了加强防务,特别把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调来北方。
谭纶任蓟[百家号vnmp.cn]辽总督,戚继光任蓟镇总兵。蓟镇所管辖的一千二百多里的长城,经戚继光的精心筹划,亲自督修,十数年之间便成了一道城墙高峙,墩台林立、烽火台相望的坚固防线。
十面碑在密云县新城东门外路北原八蜡庙院内,占地540平方米,此碑为密云县重点保护文物,八蜡庙的方位坐北向南,入山门就可见到十面碑共有两座,为亭式结构,[百家号vnmp.cn]分立在南北甬路的两侧,十面碑原称为“燕山勒功碑”,碑高约有5米,碑顶、碑身、碑座均为青石雕刻对砌而成,十面碑的碑首呈伞状,顶部有一葫芦式帽顶。
碑身近圆幢形,共分lO个平面,每面由高30厘米、宽50厘米的青石磨光对砌而成,石面有竖刻碑文,碑座稍大于碑身,全碑的整体造型远看象亭、近瞧似幢,十面碑上镌刻着[百家号vnmp.cn]明朝名将领戚继光、谭纶调任北方练兵驻防、治军征战的事迹,碑文由明代万历元年(1573)兵部侍郎汪道昆所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